大家坐在果園樹下,聽 Michel 說果樹和種子的故事。
Michel 娓娓道來~
每個種子都是獨一無二的,每一株經由種子長出來的樹都不一樣,插技則會長出一模一樣的樹。
所有傳統吃的食物都是農夫種植出來的。
然而,現況是:大種子買下小種子公司,減少多元性,他們只賣好吃和好種的。
藉由種子保存組織網絡,種子得以保有多樣性,並重建與以前的人、土地與文化的連結。
若跟種子公司買種子,無法保有多元化,再說,非在地種植,也許並不適合。
有人罵他們瘋了,竟然用種子種柑橘樹。Michel 說,雖然很慢,但可保存種子多元性。
除了果實,果樹還有其他功能,如柚子皮也可用來做其他東西,有些傳統柑橘很多種子也可炸來吃。
他指出,現今的水果都改良得太甜了,他認為,這也許是造成現代人糖尿病的原因之一。
他指著兩棵柑橘樹說,這兩棵就是由種子種出來的,因為有刺,不受一般民眾喜愛,但是香氣佳。
而且,經由種子長大的樹較健康,抵抗力也較強,嫁接的樹,反而容易生病。
園裡果樹並未疏種,也少疏枝,小樹長在大樹下,仍很健康。
經由種子種植的果樹結的果實不多,味道也不受人們喜愛,就保持物種多元性來說卻很重要。
嫁接的果樹產量高,容易生病,也不一定好。
Michel 說,收集種子並非很珍貴,而是有實用價值。果園雖沒有全日照,但也足夠了。
在居住城市中如何推動種子保存,保持多樣性?
例如,住在台北但沒有地,可向市府租農地種植;矮化盆栽也很好;把種子與他人分享也很好。
不同品種,富含的營養也不同,傳統品種有較多抗氧劑。
就像園裡種來當圍籬的竹子,就有許多不同品種,也都長得很健康。
Michel 有所擔憂,他說,以前年輕人可向老人學習,現今則去上大學,無法傳承。
以他女兒來說,住在南法,離他們有點遠,差一代,很多都被遺忘了。
他對台灣多所稱許,指出台灣人有鄉村連結,傳承方面做得比較好。
離開果園前,Michel 彎腰撿起幾顆太平洋火山石,說明它具有增加孔隙和空氣表面積的功能,
通常磨碎放在土壤,增加土壤活性。除此,他讓大家感受白色的太平洋火山石的質地,輕而易拿!
我想起家裡盆栽所種的土壤成分之一:蛭石,應也是磨碎的石頭,真有趣!